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45篇
  免费   14207篇
  国内免费   22576篇
化学   57592篇
晶体学   2854篇
力学   5424篇
综合类   2352篇
数学   12484篇
物理学   3522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2328篇
  2021年   2514篇
  2020年   2648篇
  2019年   2565篇
  2018年   2410篇
  2017年   3262篇
  2016年   2837篇
  2015年   3802篇
  2014年   4613篇
  2013年   6090篇
  2012年   6498篇
  2011年   7129篇
  2010年   6437篇
  2009年   6629篇
  2008年   7329篇
  2007年   6652篇
  2006年   6394篇
  2005年   5398篇
  2004年   4183篇
  2003年   3133篇
  2002年   3030篇
  2001年   3019篇
  2000年   3030篇
  1999年   1990篇
  1998年   1206篇
  1997年   961篇
  1996年   961篇
  1995年   865篇
  1994年   872篇
  1993年   810篇
  1992年   792篇
  1991年   575篇
  1990年   517篇
  1989年   499篇
  1988年   443篇
  1987年   349篇
  1986年   344篇
  1985年   291篇
  1984年   245篇
  1983年   193篇
  1982年   169篇
  1981年   131篇
  1980年   123篇
  1979年   142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51篇
  1974年   53篇
  1973年   5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乔洋  张盛  刘少伟  王猛 《实验力学》2020,(2):287-299
裂纹前端的断裂过程区是引起岩石非线性断裂及尺寸效应的主要原因。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砂岩开展了三点弯曲梁实验,获得观测区域高精度的全场位移和应变数据,根据断裂韧带区域水平位移和水平应变的分布特征,结合裂尖岩石颗粒变化的微观分析,提出采用裂纹尖端水平位移波动性和水平应变突变性所得到的波动系数和水平应变突变值,确定断裂过程区形状和临界尺寸的方法。结果表明:砂岩断裂过程区的形状为不规则的狭长带状区域,断裂过程区的临界长度为11~13mm,临界宽度为1.58~2.36mm。断裂过程区区域内形变在趋向裂尖时呈指数增加,但其单位区域内的形变增量呈波动状态。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判断岩石断裂过程区的范围,有助于分析岩石的非线性断裂特性。  相似文献   
72.
在高功率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流负载效应是影响超导腔幅相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基于谐振腔建场模型,开发了超导腔系统束流负载效应的时域仿真程序,分析了束流负载效应对超导腔幅相稳定性的影响,并在C-ADS注入器II上通过相关实验测量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利用该程序,评估了CiADS超导直线加速器脉冲束流的脉冲长度,以及前馈补偿的时序抖动和束流纹波等因素对腔中电磁场幅相稳定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当前CiADS直线加速器设计参数下,为满足超导腔中电磁场0.1%与在高功率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流负载效应是影响超导腔幅相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基于谐振腔建场模型,开发了超导腔系统束流负载效应的时域仿真程序,分析了束流负载效应对超导腔幅相稳定性的影响,并在C-ADS注入器II上通过相关实验测量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利用该程序,评估了CiADS超导直线加速器脉冲束流的脉冲长度,以及前馈补偿的时序抖动和束流纹波等因素对腔中电磁场幅相稳定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当前CiADS直线加速器设计参数下,为满足超导腔中电磁场0.1%与$0.1^{\circ}$的幅相稳定度指标,前馈时序抖动的偏差不能超过0.79 μs,束流流强的直流偏差不能超过0.9%,并且给出了束流纹波的最大抖动幅值与纹波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将为CiADS超导直线加速器相关子系统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Eucommia ulmoides Oliv. (E. ulmoides) is a valuable and nourishing medicinal herb in China that has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Given the fact that mo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ainly used to treat disease, investigating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pathological state is more useful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state.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E. ulmoides extract between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rat intestinal in situ circulatory perfusion model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absorption kinetics of seven active ingredients of E. ulmoides extract in normal an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namely, genipinic acid, protocatechuic acid, neochlorogen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cryptochlorogenic acid, (+)-pinoresinol di-O-β-D -glucopyranoside and (+)-pinoresinol 4′-O-β-D -glucopyranosid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thological state of 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may change the absorp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E. ulmoides extracts, and these findings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rational use of E. ulmoides in the clinic.  相似文献   
7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锡苯和铅苯的[2+2],[4+2]及[4+4]二聚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考察了Sn(Pb)原子上的2,4,6-三甲基苯基(Mes)取代基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反应均为协同过程,且大多数情况下,2个C—Sn(Pb)键同步形成.[2+2]和[4+2]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比相应的[4+4]反应容易进行,而[4+2]反应在动力学上比相应的[2+2]反应有利.Sn(Pb)原子上的Mes取代基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铅苯的动力学稳定性与锡苯相当,但其热力学稳定性高于锡苯.  相似文献   
75.
Organic polymers and inorganic clusters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When a cluster is attached to the backbone of a polymer as a pendant, the resultant hybrid polymers (polyclusters) exhibit unique behaviour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onventional polymers owing to the nanoscale size of the cluster and its particular interactions. Herein, the aggregation of a poly(polyoxometalate)—a polynorbornene backbone with inorganic polyoxometalate cluster pendants—upon addition of a non-solvent to its dilute solution is reported.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of tangled and snake-like nanothreads was observed. Direct visualisation of individual nanoscale clusters enabled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chains within the nanothread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aggregation, the hybrid polymer forms curved or extended chains as a consequence of an armouring effect in which the collapsed cluster pendants wrap around the backbone. The collapse occurs because they become less soluble in the solvent/non-solvent mixture. The extended chains then become entwined and form nanoropes consisting of multiple chains wound around each other. This study provid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olyclusters and should also prove useful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76.
综述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原子核物理研究团队在原子核精细谱学、核天体物理、探测器研制和高能核物理等方向开展的研究工作及最新进展;尤其重点介绍了$A\sim 110$核区原子核的形状共存和带交叉延迟,“订书机”和“雨伞”模式转动带,碳氮氧循环过程中关键核反应的测量进展,中子星参数化的状态方程及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研究,带电粒子探测器的设计与制作,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中量子输运理论和高阶反常输运等研究工作,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7.
采用DIS数字信息化系统,对不同浓度的蓝墨水溶液在激光光源照射下的透射平均照度及照度分布图像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平均照度值随溶液浓度变化的规律。对不同颜色塑料膜片对白炽灯光源透过照度值及照度分布图像进行实验研究得到及其相关之规律。  相似文献   
78.
以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炭层块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对结焦炭层的元素组成,以及各结焦炭层的矿物组成、组成结构和分子结构进行测试。分析从结焦炭层块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渡的各结焦炭层的差异性,揭示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机理。结果表明焦炉上升管内粉尘中Fe,S和Cr极易催化荒煤气中蒽、萘等稠环芳烃化合物成炭,在焦炉上升管内壁形成炭颗粒沉积,为焦油凝结挂壁提供载体,在荒煤气温度降至结焦温度时易结焦积碳。结焦炭层均含有芳香层结构,随着结焦炭层从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渡,各结焦炭层的面层间距(d002)逐渐降低、层片直径(La)先降低后增加、层片堆砌高度(Lc)和芳香层数(N)先稳定后增加。结焦炭层石墨化过程是由结焦炭层内表面向外表面进行,主要包括其片层外缘的羧基和部分C-O结构的降解剥离,从而形成高度规整的共轭结构。结焦炭层块中C元素是以结晶碳与无定型碳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以上研究为解决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及腐蚀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有效回收焦炉荒煤气显热,降低焦化企业能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紧急安注时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在1/10的模型上进行了流动可视化、局部传热系数以及混合函数的试验研究。针对三个热冲击敏感区域的部分测点,比较了环腔流速为0.5m/s、安注流速为1~30 m/s时不同含气率对下降环腔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得出并分析了不同测点传热系数、混合函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气率增大,安注流体与环腔流体的混合增强;下降环腔内的含气率对小安注流速时的流动与传热影响显著,而对大安注流速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0.
光束发散度对紫外写入光纤光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赵岭  高侃  黄锐  方祖捷 《光学学报》2002,22(6):49-752
用傅里叶衍射光学分析了准分子激光束发散度对于光纤光栅制备的影响,发现光束发散角使光纤光栅的布拉格波长发生改变,相位版后干涉场沿光纤轴向和径向不均匀,对制备30dB高反射率光纤光栅造成困难。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相对于理想平行光束情况,会聚光束使得光纤光栅布拉格波长出现在短波一边,发射光束使得光纤光栅布拉格波长出现在长波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